close
不舉男士 心臟病多 (明報) 07月 30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「不舉」不僅是「雄風」及面子問題,更可以是生死攸關。美國 曾有研究顯示,男士發現不舉問題後5年內,患心臟病 、中風、心絞痛等較無不舉者最多可高出近倍,不舉成為重要的心血管健康指標。
港大精神醫學系研究員鄭英偉指出,其實目前已有很好的藥物治療不舉,故患者不應諱疾忌醫,否則可能進一步影響精神心理健康,其伴侶亦受連鎖影響,帶來更大的社會代價。
除了精神健康問題外,鄭亦說,去年12月美國權威醫學雜誌JAMA一份研究亦指出,不舉患者出現首次心臟病、心肌梗塞、心絞痛、中風、腦中風的機率較正常人高出45至92%,而新發現不舉者,5年內再發現任何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11%。
36%港男不舉高歐美1倍 吸煙生活壓力大 增不舉風險 (明報) 07月 30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港大醫學院及家計會 一項調查顯示,逾1500名26至70歲受訪男性中,平均多達36.7%有不舉問題,較歐美地區高出一倍,26至30歲港男不舉率亦達18.3%,情猶如51至60歲美國男士。研究人員表示,雖然日吸30支煙與年老是導致港男不舉的最大風險因素,但精神健康欠佳、生活壓力大等問題亦是不容輕視的原因。
已退休的港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吳敏倫於02年聯同家計會進行了全港首個香港男士健康普查,就性功能障礙,成功訪問了1506名年齡由26至70歲的港男,了解他們受訪前半年內「性交時陰莖持續勃起直至完事有多大困難」,再根據國際制定的不舉定義作分析。結果顯示,多達36.7%港男正受不同程度的不舉問題困擾,以上述年齡組別共有200萬名港男推算,即有逾70萬名港男有不舉問題。
61至70歲六成不舉
以不同年齡組別分析,不舉比率每隔10歲約增加10個百分點,26至30歲不舉率是18.3%,到51至60歲多達47.3%,61至70歲不舉者更逾六成。相對而言,美國調查顯示,當地即使是51至60歲男性,亦只有18%不舉,不舉比率等同年輕港男。
與吳敏倫合作分析數據的港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員鄭英偉坦言,本港男性不舉比率較歐美男性足足多出1倍,年齡和吸煙是重要影響因素,日吸逾30支煙的人,不舉風險高1.11倍。但他表示,因本港吸煙人口比率也較歐美地區為低,故港人生活環境壓力和精神壓力導致不舉的因素,亦不能輕看。
是次研究其中一項有趣發現是,男性每日若多花1小時在工作、家務或自修上,其不舉風險可低5.5%。這可能與工作時體力消耗較大、上班走動較多有關,而運動與心血管健康有正面關係,心血管健康則可減低不舉風險。
但鄭英偉強調,這並不代表每天不停工作便可減少不舉問題,因為工作壓力會直接影響精神健康,多項研究已顯示,生活壓力大可引致不舉。
港島男士不舉風險低三成
另一有趣發現是,住在港島區的男士,較住新界或九龍的,患不舉風險低三成,鄭解釋,可能是由於港島區家庭收入較高。早前亦有研究顯示,較富有的人不舉問題較少,這可能與賺錢能力高的人,一定程度上反映學歷較佳、較懂得保持健康,並有錢去保養身體有關。今次研究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《泌尿學》刊登。
【明報專訊】「不舉」不僅是「雄風」及面子問題,更可以是生死攸關。美國 曾有研究顯示,男士發現不舉問題後5年內,患心臟病 、中風、心絞痛等較無不舉者最多可高出近倍,不舉成為重要的心血管健康指標。
港大精神醫學系研究員鄭英偉指出,其實目前已有很好的藥物治療不舉,故患者不應諱疾忌醫,否則可能進一步影響精神心理健康,其伴侶亦受連鎖影響,帶來更大的社會代價。
除了精神健康問題外,鄭亦說,去年12月美國權威醫學雜誌JAMA一份研究亦指出,不舉患者出現首次心臟病、心肌梗塞、心絞痛、中風、腦中風的機率較正常人高出45至92%,而新發現不舉者,5年內再發現任何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是11%。
36%港男不舉高歐美1倍 吸煙生活壓力大 增不舉風險 (明報) 07月 30日 星期一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港大醫學院及家計會 一項調查顯示,逾1500名26至70歲受訪男性中,平均多達36.7%有不舉問題,較歐美地區高出一倍,26至30歲港男不舉率亦達18.3%,情猶如51至60歲美國男士。研究人員表示,雖然日吸30支煙與年老是導致港男不舉的最大風險因素,但精神健康欠佳、生活壓力大等問題亦是不容輕視的原因。
已退休的港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吳敏倫於02年聯同家計會進行了全港首個香港男士健康普查,就性功能障礙,成功訪問了1506名年齡由26至70歲的港男,了解他們受訪前半年內「性交時陰莖持續勃起直至完事有多大困難」,再根據國際制定的不舉定義作分析。結果顯示,多達36.7%港男正受不同程度的不舉問題困擾,以上述年齡組別共有200萬名港男推算,即有逾70萬名港男有不舉問題。
61至70歲六成不舉
以不同年齡組別分析,不舉比率每隔10歲約增加10個百分點,26至30歲不舉率是18.3%,到51至60歲多達47.3%,61至70歲不舉者更逾六成。相對而言,美國調查顯示,當地即使是51至60歲男性,亦只有18%不舉,不舉比率等同年輕港男。
與吳敏倫合作分析數據的港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員鄭英偉坦言,本港男性不舉比率較歐美男性足足多出1倍,年齡和吸煙是重要影響因素,日吸逾30支煙的人,不舉風險高1.11倍。但他表示,因本港吸煙人口比率也較歐美地區為低,故港人生活環境壓力和精神壓力導致不舉的因素,亦不能輕看。
是次研究其中一項有趣發現是,男性每日若多花1小時在工作、家務或自修上,其不舉風險可低5.5%。這可能與工作時體力消耗較大、上班走動較多有關,而運動與心血管健康有正面關係,心血管健康則可減低不舉風險。
但鄭英偉強調,這並不代表每天不停工作便可減少不舉問題,因為工作壓力會直接影響精神健康,多項研究已顯示,生活壓力大可引致不舉。
港島男士不舉風險低三成
另一有趣發現是,住在港島區的男士,較住新界或九龍的,患不舉風險低三成,鄭解釋,可能是由於港島區家庭收入較高。早前亦有研究顯示,較富有的人不舉問題較少,這可能與賺錢能力高的人,一定程度上反映學歷較佳、較懂得保持健康,並有錢去保養身體有關。今次研究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期刊《泌尿學》刊登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